数海强基先锋丨坚持守正创新 走好强基之路
日期:2025-04-27
基层基础是统计调查工作的起点和基石,是统计调查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余杭区统计局聚焦统计信用建设、单元智治、队伍建设等重点,坚持守正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路径,推动全区统计基层基础再上新台阶。
一、强化统计信用体系建设,擦亮诚信统计“金字招牌”
一是机制先行强保障。召开专题会议,全面总结评估2018—2023年统计信用建设行动计划完成情况,分析问题、商讨对策,在此基础上制定常态化开展统计信用建设的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职责分工,有针对性地推进信用建设工作。局统计监管科负责统计诚信单位评价工作的部署和实施,各专业科室负责业务指导、现场检查、审核评价等,形成协同高效的工作体系。
二是严格把关提质量。要求全区“四上”企业统计人员签订《诚信统计承诺书》,提升依法统计意识。坚持宽进严出原则,从数据质量、统计基础、工作配合度等方面严格筛选参评企业,严格落实《杭州市企业统计工作分类监督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从组织建设、业务建设、数据质量等方面对企业进行量化评价,最大程度提升诚信统计单位“含金量”。
三是表彰先进造氛围。对被评定为杭州市统计诚信单位和区级统计诚信单位的企业统计人员直接给予资金补助,发挥统计诚信企业的标杆示范作用,通过“余杭统计”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广泛宣传,组织基础较为薄弱的企业统计人员前往市级统计诚信企业实地考察学习,在学习中提升、在实践中成长,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二、优化“统计之家”发展模式,打造单元智治“余杭样本”
一是科学划分单元,完善考评制度。依据“属地管理、行业分类、分级负责”原则,结合企业入退库情况,科学动态调整单元,确保统计单元既无冗余又全面覆盖,目前有2760家单位(项目)被纳入统计单元管理,共划分为130个统计单元,建成17个“统计之家”。为确保统计单元活动的顺利开展,按照每年每个单元不低于1万元的标准提供经费保障,并结合调研走访等实际工作,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实地督导,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
二是创新活动载体,提升业务能力。打造“小蜜蜂”统计论坛,将触角延伸至统计单元,按照行业类别,各业务科室为部分统计单元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培训并进行现场交流。对于新入库企业和统计人员流动性大的单元,组成“专家团”实地指导,帮助他们尽快提升水平、进入角色。鼓励统计单元相互开展业务交流学习和各类文娱活动,提升统计单元凝聚力。及时将优秀活动信息转发在工作群,便于其他统计单元学习借鉴。
三、落实基层力量保障措施,铸就坚强有力“统计铁军”
一是完善制度体系。积极推动党委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的通知》,对乡镇(街道)统计工作组织架构、人员力量、经费保障等方面作出明确要求。建立分片督导机制,每年开展一次实地“体检”,对照文件精神,重点查找基层在人员力量等方面不足,督促其整改到位。将统计人员力量纳入区级综合评价办法,制定明确的考评细则,促进基层主动加强统计队伍建设。
二是落实专项行动。开展统计基层基础“攻坚破难、强基固本”专项行动,制定工作方案,建立统计基础领域“1+7”工作体系,即:深化数据质量闭环管控机制、落实区统计局机关联系镇街(平台)机制、探索镇街交叉检查机制、实行企业统计工作分类监督管理机制、优化统计单元智治机制、强化统计人员全周期管理机制、常态化统计普法机制。
三是加强帮扶指导。开展“走基层 送服务 解难题”活动,通过“点对点”“面对面”的上门服务,了解基层统计工作和重点产业、企业运行发展情况,帮助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升基层统计管理水平。每年组织新任统计人员业务培训,“全方位”提高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各专业结合日常工作开展“小班化”培训,并通过“测试”环节进一步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2024年以来已累计开展各类培训60余场,参加人数5000余人次。
摘自浙江统计